过失伤害如何判断过失伤害的判断应从目的、动机、认识程度、当时情况、纠纷原因、采取的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毛病有两种,一种是粗心大意,一种是过于自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33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235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后果,但是由于过失而没有预见到,或者由于已经预见到而认为这种后果是可以避免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虽然过失伤害和故意伤害都会造成被害人受伤,但此时行为人的主观情节不同,即使最终认定构成犯罪,对行为人的实际处罚也不同。其中,我国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较重。过失伤害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下面请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条件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过失导致重大责任的行为范围很广。刑法分则另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而不是归入过失致人重伤罪。比如有人因火灾、交通事故、失职造成重伤,就要以火灾等罪名定性处罚。本罪的主要特征如下:1 .本罪的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过失是致人重伤、发生事故罪的关键。2.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对他人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首先,必须有他人的重伤结果。过失伤害不同于故意伤害,造成轻伤不构成犯罪。其次,重伤的结果是由行为人的行为直接造成的。即过失结果与重伤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第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认定危害他人健康的违法行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不仅要造成他人的实际伤害结果,而且要求这种伤害只有达到重伤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过失致人轻伤的,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赔偿责任。这也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重要区别之一。重伤的鉴定,应当由法医依照刑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进行正确鉴定。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认定依据、认定程序、审查原则、认定标准与故意伤害罪相同。第二,过失致人重伤罪也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且必然地造成了这种重伤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是这种重伤结果的决定性和根本原因。如果重伤结果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决定的,则不能追究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第三,过失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1.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刑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比如,因意外爆炸造成重伤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从事运输的人员违章指挥,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处理。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坏容貌的;(二)致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的;(三)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过失伤害罪实际上是指刑法规定的过失致人重伤罪。当行为人被认定构成本罪时,通常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可见此时争取缓刑的可能性很大。
过失伤害罪的量刑标准过失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如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致人损害的,只有达到重伤、死亡才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是过失犯罪,所以处罚比较轻。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认定标准: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能够预见到对他人造成重伤的结果,是否应当预见到。这需要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当时行为的情况来考察。
2.司法实践中,经常有人将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归为过失伤害,特别是对于因过失造成当场重伤的案件,由于伤情过重,抢救无效,更容易被认定为“过失重伤(死亡)罪”。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不符合犯罪构成原则。“过失伤害致人死亡”本质上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无非是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造成重伤、死亡的结果是过失。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过失最终结果是重伤还是死亡。是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3.如果行为人故意造成轻伤,但丧失了土地,造成他人重伤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行为人不应定性为过失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郑贴侨主任以律师职业道德为最基本准则,以追究公平正义为目的,愿意跟天下律师同行一起维护社会正义,诚信做事,诚恳待人,愿一此交往,终身成为朋友。电话微信同号:18907390038。
郑贴侨律师主要做二审为主,做疑难复杂案件为主,喜欢研究法律最前沿,欢迎有这种职业经验的律师一起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