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问卷平台作为连接用户与数据的桥梁,本应秉持诚信原则,却频现问卷平台“中奖”陷阱,让认真填写的用户沦为消费套路的受害者。这一现象不仅侵蚀了平台的公信力,更触及了法律的红线,引人深思。
近期,有媒体揭露了某知名问卷平台利用用户信任,在问卷结束后强制弹出“中奖”页面的内幕。这些“奖项”看似诱人,从几元红包到数千元购物券,中奖率竟高达100%。然而,这不过是精心设计的营销手段,背后隐藏着诱导消费的真相。用户若想领取“奖品”,最终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甚至发现所购商品质量与宣传大相径庭。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中奖”广告往往借助学校、政府等权威部门的名义发布,误导用户认为抽奖与问卷发布方直接相关。这种利用公信力背书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相关部门的形象,更让无辜用户陷入信任危机。
面对这一乱象,我们不禁要问:问卷平台是否尽到了对广告内容的审核责任?为何能容忍如此明目张胆的违规广告存在?监管部门又该如何加强监管,保护用户免受欺骗?
从法律层面来看,《广告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对虚假广告及有奖销售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问卷平台作为广告发布者,理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信息。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广告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因此,我们呼吁问卷平台珍惜自身信誉,加强广告审核把关,杜绝违规广告的出现。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问卷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让问卷平台成为连接用户与数据的诚信桥梁。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郑贴侨主任以律师职业道德为最基本准则,以追究公平正义为目的,愿意跟天下律师同行一起维护社会正义,诚信做事,诚恳待人,愿一此交往,终身成为朋友。电话微信同号:18907390038。
郑贴侨律师主要做二审为主,做疑难复杂案件为主,喜欢研究法律最前沿,欢迎有这种职业经验的律师一起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