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熊某的劳动争议案件作出判决。熊某在任职期间参加为期四年的专业博士研究生全脱产学习,毕业后却未履行与单位签订的《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合同书》,选择跳槽他校工作,因此被法院判定返还事业单位支付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共计30余万元。
据悉,熊某于2018年9月作为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获得单位支持,赴内地某所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单位为其支付了基本生活费并缴纳了社会保险等费用,总计高达30余万元。双方为此签订了《教育合同书》,明确约定熊某毕业后需返回原单位继续任职。
然而,2022年7月,熊某毕业后并未按照合同约定返回原单位,而是未经许可,擅自选择到其他学校工作。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与单位的约定,更是对单位长期以来对其支持和培养的背叛。原事业单位因此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熊某返还学习期间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并支付违约金。仲裁委员会支持了事业单位的诉求,但熊某对裁决结果不服,遂将单位告上法庭。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详细审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认定熊某毕业后未按合同约定返回原单位,且在学习期间未为单位提供劳动,因此应当返还单位支付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最终,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判决熊某向事业单位返还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共计30余万元。
这一判决结果不仅是对熊某个人行为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警示。在当前社会,教师、医生、高级技术人员等高知群体,通过与所在单位签订协议的方式,获得深造学习的机会和福利待遇,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然而,一些高知群体在毕业后却选择违约跳槽,这不仅违背了诚信原则,更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任。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用人育人留人机制。
因此,法律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利器,必须对这种行为予以严惩。通过此次判决,法院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无论个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都必须遵守合同约定,维护诚信原则。同时,也提醒广大高知群体要珍视机会,诚信履约,共同维护良好的用人育人留人机制,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郑贴侨主任以律师职业道德为最基本准则,以追究公平正义为目的,愿意跟天下律师同行一起维护社会正义,诚信做事,诚恳待人,愿一此交往,终身成为朋友。电话微信同号:18907390038。
郑贴侨律师主要做二审为主,做疑难复杂案件为主,喜欢研究法律最前沿,欢迎有这种职业经验的律师一起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