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微信
享受随身法律服务
回到顶部
欢迎访问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官网,本律所提供专业实用法律咨询服务,如:刑事案件 医疗事故 婚姻财产继承,交通事故责任、不动产合同法务,人身伤害赔偿案等等。

首页>法律知识>法律资讯案例 >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可别傻傻分不清楚了!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可别傻傻分不清楚了!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5/9/29 0:00:00 阅读量:269


一些企业企图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逃避责任。这不仅不会降低用工成本,还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老板可以不跟员工签劳动合同,但一定要签劳务合同,不用缴社保、不用付加班工资,如果你也想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一定要看看这份劳务合同,有需要的老板点击下方链接……”记者近期注意到,一些账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这些营销信息,误导读者。   签订劳务合同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对此,有律师认为,现在有部分企业企图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心存侥幸,推卸责任。这不仅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自身也会因此承担更大责任。   签订劳务合同可以免责?   2021年4月,刘师傅应聘某区一家企业的焊工岗位,双方口头约定了试用期间的日薪,以实际用工天数计算薪酬。半月后,企业与刘师傅补签《劳务用工合同书》,约定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工资待遇福利及违约条款等事项。   同年12月,刘师傅在工作中不慎受伤,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康复。在工作中受伤,理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这家企业却以存在劳务合同关系为由拒绝赔偿。企业方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存在劳动关系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必要条件,只有确认刘师傅与公司之间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才能进行后续的劳动维权。   2022年1月,刘师傅申请劳动仲裁。同年2月,某区仲裁委裁决,确认刘某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企业负有赔偿责任。   企业不服仲裁结果,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了一份有刘师傅亲笔签字的《劳务用工合同书》,请求据此确认原、被告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名为劳务,但劳动关系的实质未改变   “劳动”与“劳务”,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涉及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待遇除了劳动报酬外,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而劳务关系中的劳动者,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法院认为,刘师傅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虽名为《劳务用工合同书》,但合同内容涵盖用人单位名称、住址和法定代表人及劳动者姓名、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试用期、培训、竞业禁止条款,并约定产生纠纷后由劳动仲裁机构裁决,符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件。   此外,刘师傅从事的焊工工作属于该企业的业务组成部分,按月领取劳动报酬,服从企业工作分配,遵守工作制度,双方具有管理上、经济上的从属性,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最终,法院判决确认刘师傅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企业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今年5月6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企业并没有因为“劳务合同”推卸掉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办案法官认为,判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般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属于用人单位的业务组成部分、劳动者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的统一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逃避劳动关系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近期多地发布的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企图以劳务关系逃避劳动关系的情况并不少见。   例如某省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2023年3月,李某到某焦煤公司工作,公司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同年5月14日,李某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多处受伤。仲裁委审理认为,虽然双方订立的是“劳务合同”,但并不影响双方实际建立的劳动关系,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   签订劳务合同,并不代表双方就是劳务关系。‘劳务’与‘劳动’频频成为劳动争议案件的焦点,实则是一些企业企图逃避法律责任。这种情况下,企业最终会自食其果,不仅不会降低用工成本,还须支付经济赔偿。   针对一些电商平台“推销”劳务合同模版的现象,应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对于枉顾法律兜售此类“劳务合同”的不良商家和产品,应彻底下架。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郑贴侨主任以律师职业道德为最基本准则,以追究公平正义为目的,愿意跟天下律师同行一起维护社会正义,诚信做事,诚恳待人,愿一此交往,终身成为朋友。电话微信同号:18907390038。

郑贴侨律师主要做二审为主,做疑难复杂案件为主,喜欢研究法律最前沿,欢迎有这种职业经验的律师一起研讨。

分享到:



关键词: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更多>>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