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微信
享受随身法律服务
回到顶部
欢迎访问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官网,本律所提供专业实用法律咨询服务,如:刑事案件 医疗事故 婚姻财产继承,交通事故责任、不动产合同法务,人身伤害赔偿案等等。

首页>法律知识>法律资讯案例 > 数据泄露了,要不要上报?

数据泄露了,要不要上报?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5/3/27 11:46:53 阅读量:23


数据泄露了,要不要上报?
,

网络安全风险普遍存在,数据泄露事件经常发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在2021年接报的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达88,799件。[1]

 

数据泄露可能是误操作、软硬件缺陷故障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网络攻击、网络入侵、恶意程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导致的。[2]泄露的数据可能是个人信息,也可能是非个人信息,或者兼而有之。无论具体情况如何,遭遇数据泄露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上报监管部门?虽然多部法律规定了企业的上报义务,但规定的角度、方式和触发标准不尽相同,到底如何理解和适用,并非一目了然。

 

为此,我们结合法律和实践,对数据泄露后的上报义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形成此文,供企业参考。

,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的报告义务

,
,

二、《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下的报告义务

,
,

(1)

,

根据《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第1.3、4.1条,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处置并及时报送信息;该预案所指“网络安全事件”是指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者其中的数据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

(2)

,

根据《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1.3、4.1条,互联网企业一旦发生本预案规定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部应急办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该预案所称“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由网络攻击、网络入侵、恶意程序等导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影响,需要电信主管部门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

(1)

,

根据《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第1.4条,网络安全事件根据影响程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较大网络安全事件、一般网络安全事件,最低等级的“一般网络安全事件”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

(2)

,

根据《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3.4条,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其中等级最低的“一般事件”标准如下:(a)1个地市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b)10万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c)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或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

(1)

,

根据《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11条第2款,发生重要数据或者1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等数据安全事件时,数据处理者应当在发生安全事件的8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基本信息;在事件处置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应向设区的市级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交调查评估报告。

,

(2)

,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第28条第3款,在发生涉及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的安全事件后,电信领域的数据处理者应当第一时间向地方通信管理局报告;事件处置完成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形成总结报告,每年向地方通信管理局报告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情况。

,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下的报告义务

,
,

四、各地监管部门在实践中掌握的口径

,
,

(1)

,

北京网信部门的监管口径为,企业发生数据泄露的,应向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咨询通信管理局是否需要报告;如数据泄露未引发严重后果,受害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可以自愿向其提交书面报告,但不属于强制义务。

,

(2)

,

上海通信管理部门的监管口径为,企业发生个人信息、重要数据、核心数据泄露事件的,有义务向通信管理局报告,当地的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报告的门槛有规定。此外,企业还应根据网信部门的要求进行上报。对于同一数据泄露事件,企业应同时根据通信管理局和网信部门的要求分别上报。

,

(3)

,

广东省通信管理部门的监管口径为,企业发生数据泄露的,应同时向网信部门、通信管理局、公安机关报告,特殊行业的企业还需要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涉及国家秘密泄露的还需向国家保密局报告。

,

(4)

,

深圳市网信办部门的监管口径为,企业发生数据泄露的,应向网信部门报告,当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报告的门槛有规定;对于未达到报告门槛的数据泄露事件,企业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与网信部门沟通,但不属于强制义务。

,

(5)

,

北京市和深圳市公安机关的监管口径为,企业发生数据泄露的,在不确定是否达到报告门槛的情况下,均应拨打110进行报案。此外,参考公安部关于“净网2021”的开展情况[7],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案件均为公安机关“净网”行动打击的重点,企业对网络攻击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更应主动向公安机关上报。

,

五、处罚案例

,
,

六、总结

,
,

(1)

,

如果泄露的是个人信息,对个人权益未造成现实危害且预计将来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企业可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自愿上报网信部门或工信部门,不上报无显著法律风险。但为避免企业自身误判,且便于主管部门掌握整体情况,我们建议尽量都上报,可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快速简单上报,并留存上报记录,后续根据主管部门的反馈来决定是否需要正式书面上报。

,

(2)

,

如果泄露的是个人信息,已经或很可能对个人权益造成危害,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无负面影响的(尚未触发地方或行业应急处置门槛),应上报网信部门、工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如有),不上报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实际危害后果。

,

(3)

,

如果泄露的个人信息涉及10万人以上,或者泄露的是核心数据或重要数据,或者达到地方或行业应急预案规定的其他门槛,则应立即上报应急处置管理部门,并视情况同时上报网信部门、工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不上报或不及时上报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

(4)

,

如果数据泄露事件涉及或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或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应在24小时内上报公安机关,不上报的法律风险程度取决于案件严重程度。通常而言,数据泄露的原因调查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在24小时内企业未必能够准确查明原因,完全排除涉及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为防止误判,企业宜先通过110电话或当地派出所现场向公安机关报案,再根据内部调查结果和公安机关的指导采取下一步行动。

,

注释

,

[1] 链接:

s.cauc.edu/jsjxy/upfiles/202203/20220318171634656.pdf,

最后访问:2022年6月14日。

[2] 广义的数据泄露是指因各种主客观、内外部因素导致的数据暴露于未经授权者,狭义的数据泄露仅指因误操作、软硬件缺陷或电磁泄露等因素导致的数据暴露于未经授权者。本文取广义。

[3] The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链接:

sgdpr-info.eu/art-33-gdpr/,

最后访问:2022年6月2日。

[4] The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链接:

s.hhs.gov/hipaa/for-professionals/breach-notification/index.html,

最后访问:2022年6月2日。

[5] California Code,Civil Code,

链接:

sinfo.digitalguardian/rs/768-OQW-145/images/the-definitive-guide-to-us-state-data-breach-laws.pdf,

最后访问:2022年6月2日。

[6] The Act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链接:

s.ppc.go.jp/files/pdf/APPI_english.pdf,

最后访问:2022年6月2日。

[7] 链接:

.gov/xinwen/2022-01/15/content_5668284.htm,

最后访问:2022年6月14日。

[8] 比如:因学校工作人员工作失职泄漏学生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年龄、专业、宿舍门牌号),公安机关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酒店经理泄漏酒店住宿人员信息(护照号、个人行踪信息),公安机关认定该工作人员构成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予以行政处罚;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泄漏涉及房屋装修意愿的房东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公安机关认定该工作人员构成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予以行政处罚。

[9] 比如:某头部开发者技术社区发生用户账号和密码泄露事件,公安机关认定该网站并未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该企业被予以行政警告处罚;广元某企业未按约加强对签约代理商的安全培训和日常监管,未采取必要的监管和技术措施保护客户信息,致使签约代理商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向他人提供客户手机号码和短信验证码,公安机关对该企业处行政警告处罚。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郑贴侨主任以律师职业道德为最基本准则,以追究公平正义为目的,愿意跟天下律师同行一起维护社会正义,诚信做事,诚恳待人,愿一此交往,终身成为朋友。电话微信同号:18907390038。

郑贴侨律师主要做二审为主,做疑难复杂案件为主,喜欢研究法律最前沿,欢迎有这种职业经验的律师一起研讨。

分享到:



关键词: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相关文章

更多>>

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