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客服
在线咨询
扫一扫

扫一扫加我

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湖南宋牧律师事务所官网,本律所提供专业实用法律咨询服务,如:刑事案件 医疗事故 婚姻财产继承,交通事故责任、不动产合同法务,人身伤害赔偿案等等。

邵阳律师事务所-著名邵阳律师宋牧律所官网-高胜诉率


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案例 > 福利改革:对德国社会minzhu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福利改革:对德国社会minzhu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发布时间:2020/5/15 阅读量:265

八个无罪成功律师郑贴侨 18907390038


德国社民党和绿党自1998年联合执政以来,已经走过了七年。社民党的选民支持率持续走低,在接连七个州的议会选举中都输给反对党联盟党。2005年5月,社民党在自己的重镇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议会选举遭受重挫后,决定提前举行联邦议会大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与社民党政府正在推行的福利体制改革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必要的改革与巨大的阻力   面对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社会福利开支节节攀升的局面,德国总理施罗德于2003年3月提出了旨在改革福利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一揽子改革方案2010规划”。这场德国二战后深刻的福利体制改革触及了许多人,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措施更是遭到了普通民众和社民党内部左翼力量的强烈抵制。2004年下半年以来,执政的德国社民党接连经历了大规模的民众反对、党内左翼人士的分裂、地方选举失败等一系列严峻考验。   1. 民众的反对:“哈茨Ⅳ”与星期一大游行   2004年8月,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关于劳动力市场改革第四阶段方案“哈茨”的内容。这项改革触动了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许多德国人的不满。尤其是在德国东部地区,自2004年8月以来,人们沿用前东德时期著名的“星期一示威游行”的传统,连续举行了数次以抗议劳动力市场改革为内容的游行,在德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不安。   在德国,人们失业后第一年可以领取失业金,金额约为原工资的70%;一年后,改为领取失业救济,金额大约是在职时期净收入的50%,可以领取18—24个月。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先是将失业救济的领取时间缩短为一年,一年后转为领取社会救济。而“哈茨Ⅳ”则进一步将失业救济和社会救济合并为“失业金Ⅱ”(Arbeitslosengeld Ⅱ)。“失业金Ⅱ”的水平远低于目前的失业救济。“哈茨Ⅳ”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和要求”(注:Grundsicherung-die vier Elemente von Hartz Ⅳ, www. arbeitsmarktreform. de. )。“促进”是指政府将为失业者提供更快更好的就业指导;“要求”是指失业者,尤其是长期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任何工作,即使这份工作的工资低于当地正常工资水平。哈茨的这项改革方案,就其涉及的民众数量以及触及福利制度的深度而言,堪称联邦德国历史上规模大的一次社会行为。   2004年8月2日,在德国东部地区,反对联邦政府改革尤其是“哈茨Ⅳ”的人们开始了新的“星期一示威游行”。8月9日,游行人数达到4万多人。8月16日,游行人数达到了9万人。8月23日的游行已经扩展到大约140个市镇,有7万多人参加。游行示威者反对的重点是失业救济与社会救济合并。他们认为,“哈茨Ⅳ”的措施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过于强硬和无情。   客观地说,游行本身并不可怕,但具有特殊含义的“星期一示威游行”的名称,却不能不令社民党担心。因此,在“星期一示威游行”举行了两次之后的2004年8月11日,德国政府终于在民众强烈抗议的呼声下,就修改“哈茨Ⅳ”事宜召集内阁有关成员紧急会议,并作出了修改“哈茨Ⅳ”的决定。修改的内容有两点,其一是“失业金Ⅱ”的发放时间由月底改为月初;其二是适当放宽“失业金Ⅱ”的领取条件。   施罗德也于当天对人们上街游行表示理解,但同时强调不会再对“哈茨Ⅳ”改革计划进行修改。他呼吁媒体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了解“哈茨Ⅳ”改革计划。施罗德认为,这场改革不只是一个立法性的程序,而是将成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每个人都必须对此负责。   然而,再多的抗议也没有挡住“哈茨Ⅳ”。自2005年1月1日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开始实施在德国极具争议的“哈茨Ⅳ”。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克莱门特在“哈茨Ⅳ”实施伊始时说,“哈茨Ⅳ”将起到抑制失业现象扩大的作用,如果“哈茨Ⅳ”得到应有的贯彻,德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5%到2.0%之间,2005年内失业人口有望做向下的修正,失业人数将下降20%。   但是事与愿违,联邦劳动局2月2日宣布,2005年1月德国新统计的失业率为12.1%,失业人口为503.7万,其中西部失业人数为326.6万,东部为177.1万。这一数字比2004年12月增加了57.3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4万。这也是两德统一以来,失业人口第一次突破500万大关。当然,500万的数字包含了很强的统计因素,因为以前接受国家福利救济的人现在变成了失业者,就对国家而言,是增加透明度的重要举措,它本身并不改变失业现状。统计首次将没有丧失工作能力却得到国家福利救济的人纳入失业者的范畴。但500万这一数字对人们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更引发了民众对社民党改革政策的强烈质疑和不满。   2. 社民党组织分裂:工会新左翼党的成立   “2010规划”改革方案遭到的强烈反抗来自工会。以工会为代表的中下层自2003年春以来发动了一系列抗议、游行、示威活动。终,这股抵抗改革的力量从政治层面开展活动,于2005年1月22日在哥廷根成立了一个“站在社民党左侧”的新的左翼政党——“选举替代—就业和社会公正”(WASG)。   在社民党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另行建立一个新的左翼党的企图。这次行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另建新党的活动是由工会人士发起的。“选举替代”认为,红绿联盟,包括联盟党和自由党等反对党都在奉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代表了资本家、富人和高收入者的利益,而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却受到了侵害;社民党虽然希望通过“2010规划”的革新措施使德国重返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并营造社会团结的局面,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劳动者的负担在增加,社会分化在加剧;在红绿联盟政府执政期间,贫富差距愈来愈大,贫困人口增加到13.5%,而10%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却增加到47%。   “选举替代”对施罗德政府“2010规划”的批评主要是:医疗保险改革给普通投保人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每个季度10欧元挂号费、牙科的附加诊费、病假津贴和义齿的自费保险等等措施,极大地影响了低收入者,尤其是领取养老金者所享受的医疗服务。2004年法定保险公司减负100亿欧元,其中80亿欧元由投保人承担,而制药公司和医生团体则几乎未被触及。   “哈茨Ⅳ”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方案给近600万人带来了不利影响。失业金领取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在失业金结束后迅速降低到社会救济的水平;税收政策对富人有利。此外,每周工作时间也有被迫延长的趋势。“选举替代”认为,应该在21世纪继续发展社会福利国家模式。为此,他们提出了与“2010规划”完全不同的政治方针,主要包括:提升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扩大对内投资,以振兴国内就业市场;保护职工权利;反对公共领域的私有化等。   “选举替代”在未来的选举中哪怕只拿到1%的选票都可能影响到社民党的执政地位。因此,社民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止“选举替代”的成立或者削弱“选举替代”的影响:一是与工会沟通,劝阻工会不要帮助新左翼党;二是在2004年6月份连续开除了几位来自工会、有着长达30年社民党党龄的“选举替代”的创建者的党籍;三是在公开场合贬低“选举替代”的可能影响。   社民党的党章规定,如果党员加入其他政党就将被开除。虽然也禁止党员作为其他政党的候选人或支持其他政党的活动,但不会被立即开除。社民党就这一问题制定了决议,以便不仅开除“选举替代”的领导者,而且还将开除它的支持者。然而“选举替代”的成立证明这些措施于事无补。   社民党政府目前的改革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振德国经济实力的必要举措。之所以造成大量党员退党,支持率降低,主要在于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维护传统价值与现代化革新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反对者指责为背离了社会公正的传统价值。这也是工会左翼人士从社民党分裂出去另立新党所提供的教训之一。   3. 地方选举失利:被迫提前大选   当社民党1998年取得联邦选举的胜利时,社民党在11个联邦州拥有执政权,基民盟只掌控着5个联邦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逆转。过去几年里,社民党在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在汉堡、下萨克森等5个州的议会选举中都输给反对党联盟党。   2005年5月20日,德国人口多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举行了州议会选举。该州历来被认为是社民党的“红色堡垒”。结果,社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再遭重挫,丧失了执政长达39年的大本营。这个选举结果在执政的社民党乃至德国政坛内部引发了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对社民党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惨败。社民党一年来失去大量选民、大片传统地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选民的利益受到哈茨改革的直接影响,所以他们不满意施罗德的改革。北威州选举失利,是选民们的不满由量变逐步积累终于达到质变的一个转折点,它对红绿联合政府的打击之大当不言自明。   2005年并不是德国的选举大年,但迄今的选举结果对社民党的打击却是巨大的。先是在2005年2月举行的石荷州选举中,社民党由于内部出了“叛徒”而意外失利,接着是北威州大本营的失守。这一连串的挫折令社民党不得不重新思考它的改革路线和党的思想纲领。施罗德认为,残酷的选举结果使得社民党继续执政的政治基础成为问题。他认为他的改革路线不能离开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在北威州选举结束之后不久,总理施罗德和社民党主席明特费林突然宣布,将原定于2006年举行的联邦选举提前到2005年秋天。   决定提前选举的原因首先在于社民党执政基础的丧失。目前,在德国州一级层面上已经没有红绿联盟执政的州议会。德国16个联邦州目前的执政情况为五个基民盟独立执政、四个基民盟和自民党联合执政、四个社民党与基民盟联合执政、两个社民党与民社党联合执政、一个社民党与自民党联合执政。德国联邦参议院共有69票,而反对党已经掌握了43票,虽然离所要求的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即46票还差3票,但社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失去后6张来自北威州的选票后,在参议院中已经不再拥有任何独自掌握的选票,所有其他选票都来自联合执政的联邦州。换句话说,联邦政府已经不能保证其政策方针在联邦参议院获得通过。社民党主席希望通过新的大选能够明确国内力量对比的基本关系,从而避免基民盟通过联邦参议院控制政府。   德国《基本法》禁止德国议会自行解散或自己决定提前选举,但如果议会否决了对总理的“信任案”,总理即可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提请联邦总统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因此,施罗德于2005年7月1日向议会提出“信任案”,联邦议院以151票赞成、296票反对、148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否决了“信任案”。三周后,联邦总统科勒批准提前举行新一届国会选举。   社民党在北威州选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选民对“红绿联盟”政府的福利改革政策不满,而不仅仅是对北威州的地方政策不满。根据民意调查,社民党候选人的支持率领先于基民盟的候选人,但是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发挥作用。许多社民党的传统选民选择了沉默,抗议红绿联盟政府的改革措施。当基民盟动员了几乎100%的选民参加投票的时候,社民党的选民却有大约30%呆在家里,放弃了投票。这也是社民党在自己的传统地盘遭受重创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么说,新大选将给社民党一次机会,促成党内的团结一致。因为一旦进入联邦议院的选战,就不再会有时间去进行党内的纷争。从这个角度说,新选举无异于“以退为进”,而且是能够带来机会的以退为进。新选举也将使联邦议院内的力量对比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二、社民党为巩固执政地位所进行的反思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1. 继续深入开展关于新党纲的讨论   社民党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政党,但它在过去140年里所取得的成就,却愈来愈成为沉重的包袱。它所推行的福利改革政策触动了社民党基层党员及其支持者的敏感神经,遇到了难以想像的阻力。从工人阶级政党到新中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传统选民基础的流失,新选民基础的动摇,不能不令社民党深刻反思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   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社民党力求通过纲领政策的更新来适应社会的新变化。1999年以来,社民党展开了关于新党纲的全党大讨。社民党原定于2005年11月份在卡尔斯鲁厄党代会上通过新党纲。为此,社民党在前几年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准备活动,其中包括举办四次公开论。四次党纲论坛的主题分别是:富裕——今天和明天;德国在欧洲和世界的作用;民主——参与、未来机遇、公正;核心——人。由于提前选举,新党纲的出台不得不推迟到明年。   社民党把讨论的主题归纳为13个,包括:我们想要什么——我们的未来之路;国家和社会中的民主;团结互助社会中的人人平等;通过社会公正达到团结互助的社会;劳动和闲暇时间的未来;承担生态和社会责任的经济;共同安全下的和平;文化生活;欧洲;我们政策的基础;全球化;社会和经济数据等。   这场讨论被看做是提高社民党的吸引力的一种手段,也是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过程。社民党认为讨论党的纲领的过程比终出台的新纲领更加重要。而且党纲讨论的参加者不限于德国社民党党员,还邀请了非党人士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党参加。   这几年艰难而痛苦的改革历程表明,社民党始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它一方面不想放弃“社会公正”这一社民党的核心理念,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又不得不牺牲民众的部分利益,因此被指责为背叛了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价值观。社民党似乎没有成功地在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使自己的新的“社会公正”的理念付诸实施,又能使广大民众理解并接受改革。纵观社民党140余年的发展历程,这个历史悠久的政党其实一直在进行着自我调整和改革。   2. 重提批判资本主义   2005年4月13日,在社民党党纲讨论的第三届论坛上,社民党主席明特费林发表演说,批评资本主义只顾赢利,忽视以人为本的道德价值观。由此,重新提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问题,得到社民党的一致支持,并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明特费林举例说,德意志银行盈利20%,却要裁员6000人,以期赚取更多的收益。他认为资产阶级这种过度追逐利润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有些金融投资商们从不考虑人的价值,不考虑他们正在毁灭人的工作位置。他们不带名称,没有面孔,像蝗虫一般扑向企业,挖根蚕食,后一走了之。”明特费林指出,“我们的批评正是针对那些国际资本强权,针对只顾暴利、全盘经济化的短视做法”,“国际化的尽全力的赢利战略从长远看损害我们的民主建制”,“对国家的怀疑是一条歧路。对国家的蔑视是一种危险。现代国家正是使民主理念成为可行的前提条件”。(注:Rede des SPD-Parteivorsitzenden Franz Müntefering auf dem 3. Programmforum der SPD“ Demokratie. Teilhabe, Zukunftschancen, Gerechtigkeit” am Mittwoch, dem 13. April 2005, Willy-Brandt-Haus, Berlin. )   明特费林的讲话在德国掀起了一场有关资本主义的大辩论。辩论中,有人认为明特费林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危害到了施罗德所推行的改革政策。党内左翼人士则大受鼓舞,坚定地站到了党主席的身边,摇旗呐喊地给予支持,希望能够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重塑社民党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形象。就连施罗德和以务实著称的经济部长克莱门特也对明特费林的讲话表示支持。   社民党在1959年通过《哥德斯堡纲领》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转变,从一个反资本主义体制的政党变成一个体制内的政党。之后的几十年间,社民党不再一如既往地批判资本主义,而更多地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寻求社会改良,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社民党此次重提批判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德国公民对社民党执政的信赖程度一降再降,以致到了历史低,这对社民党极其不利。施罗德推行的改革路线,始终得不到全党的一致支持,而那些改革中的失意者,恰恰是社民党多年以来的忠实支持者。明特费林希望通过重提国家的职能、批判资本主义的某种缺乏人性来实现全党的团结,而实现团结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出向左拐的信号。在社民党的处境几近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这一举动似乎平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3. 提出新的竞选纲领:《信任德国》   社民党希望通过提前选举来避免党内纷争。事实上,社民党内的左翼人士在北威州选举之前就已经开始酝酿选后修改政治路线。是继续施罗德的改革路线,抑或重举批判资本主义的大旗?这是社民党面临的一个抉择。   2005年7月4日,社民党通过了题为《信任德国》的竞选纲领。纲领提出了将目前遭遇重重阻力的“2010规划”进行到底的口号。富人多交税,不动增值税,穷人加班继续免税,生孩子奖励父母费。这是社民党提出的几条重要举措。社民党左翼和工会称赞说,社民党又团结在施罗德周围了。这份被称之为选举宣言的纲领反映了党内左翼力量的要求,也基本得到了全党的支持,尤其是施罗德本人更是声称完全拥护,称之为凝聚全社会的执政纲领。在这个纲领中,社民党着重强调了社民党重视社会公正、重视家庭的一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征收富人税——对于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已婚者50万欧元)的富人增收附加收入所得税,即税负从42%提高到45%;财政紧缩:依然执行稳固国家财政政策,但要与经济形势相适应,不应该危害经济增长。在经济复苏前,不再进一步紧缩财政;增值税——认为其他政党正在讨论的提高增值税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危害了经济复苏和提升内需;家庭促进——为因生育孩子而休“育婴假”的父母提供为期一年的、与收入脱钩的“父母费”;公民保险——高收入者,如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政客将被纳入保险范围。“全民保险”的保险金将同现行保险制度一样与收入挂钩,收入包括薪金、工资和退休金,资本收入(不包括租金)将来也要被纳入收入。私人保险将不会被取消,但会被要求接纳低收入者;劳资政策——为应对低工资,社民党首先推荐劳资谈判方法,但不排除以后采取法律手段。在推广越境劳工派遣法方面,社民党首先敦促劳资谈判双方,尽可能在各行业内制定全国统一的低工资。如果达不成协议,社民党将通过立法途径规定低工资。(注:Vertrauen in Deutschland, Das Wahlmanifest der SPD, www. kampagne. spd. de. )   竞选纲领主张给家庭以更多的国家支持,计划实行全民保险制度,对高收入者征收额外所得税。这些向社会中下层倾斜的社会与税收政策得到了社民党左翼和工会的支持,社民党内高层人士一致认为社民党靠这些政策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另外,社民党在涉及到工人权益的重要问题上不退让,比如不放松解雇保护。解雇保护是工人重要的权益,社民党因坚持解雇保护而没有失去工会。所有的工会都没有支持新成立的“选举替代”,工会很看重社民党在维护解雇保护方面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工会虽然发动了上述大规模示威游行,但终又同社民党重新站到一起的原因。   2005年9月18日,德国举了第16届联邦议院选举,社民党的得票率为34.2%;联盟党为35.2%,自民党为9.8%;左翼党为8.7%,绿党为8.1%。这一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与大选前所有民意测验机构的预测结果也大相径庭——反对党联盟党并没有获得选前似乎把握十足的绝对优势,社民党的支持率虽然略逊于联盟党,但却是虽败犹胜。   三、七年“红绿联盟”政府福利改革的是非功过   “红绿联盟”政府于2002年7月成立了负责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哈茨委员会,2002年11月成立了负责社会福利改革的吕鲁普委员会。2003年3月14日,施罗德在国会公布了全面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方案“2010规划”。但正如德国大部分经济学家所分析的那样,德国社会处于深刻的结构性危机之中,不是通过几项简单的改革措施就能解决的。   总的说来,在对待德国福利改革的问题上,大致有两种立场:一种是削弱国家职能,取消社会福利,这是联盟党和自民党的政策。它们试图废除解雇保护,废除劳资自治,提高增值税,征收大学学费,将团结互助的医疗保险体制改为人头税的模式。这一切都隐含在所谓的“新”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内;另一种是赞成积极的和强大的国家角色,赞成均衡的改革政策,即在经济效率、个人责任和社会福利之间寻找平衡。   与此相应,德国民众对于“红绿联盟”改革的评价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派别:一派认为施罗德的改革还不够彻底,而反对党联盟党的主张是正确的,既要改革,就必须更加彻底,只有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真正好过;另一派则不能接受对民众直接利益的损害,认为德国必须继续坚持社会福利路线。   “红绿联盟”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中走过了七年,其间可谓历尽艰难困苦。尽管德国经济连年不景气,但也并非一团糟。如下表所示,通过几组数字的对比,可见“红绿联盟”执政以来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一斑。(注:Rot ist besser! Daten und Fakten, www. kampagne. spd. de. )   表一 德国经济:1998与2004/05比较   1998 2004/05 比较   平均经济增长 1992—1998:1.57% 1999—2004:1.66% 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单位产出劳动成本 1991—1998:1.8% 1999—2004:0.4% 较低的单位产出劳动成本=   更强的世界竞争能力   通货膨胀率 1991—1998:2.8% 1999—2004:1.4% 货币贬值速度减半   个体业主占从业人员比例1998:9.8% 2004:11.2% +1.6%   出口 1998:5630亿欧元 2004:8390亿欧元 +49%   1990:1479亿欧元 -238亿欧元(2005/2003)   影子经济(黑工) 1998:2807亿欧元 2005:3462亿欧元 -6.0%(2005/2003)   2003:3700亿欧元   表二 劳动力市场之比较   1998 2004/05 比较   就业人数 3791万 3886万 +95万   失业人数 427.9万 438.1万 +10.2万   50—65岁失业者 136万 108万 -28.7万   长期失业者 159万 168万 +8.2万   失业残疾人 19.4万 17.3万 -2.1万   妇女就业比例 62% 65% +3%   就业比例 63.9% 65.5% +1.6%   表三 收入比较   1998 2004 比较   雇员净收入 1992—1998:-4.1% 1999—2004:+2.7% 下降趋势逆转购买力上升   老年人贫困风险比例 1998:13.3% 2003:11.4% -1.9%   1992—1998: 1999—2004:   总收入和净收入增加 总收入上升:23.9% 总收入上升:6.6% 基民盟把收入增长扣掉了,社民党   改善了   净收入上升:13.9% 净收入上升:9.5%   每个居民收入 1998:17873欧元 2004:19831欧元 +1958欧元,+11%   表四 税费比较   低税率 1998:25.9% 2005:15% -10.9%   高税率 1998:53% 2005:42% -11%   收入免税额 1998:6322欧元 2005:7664欧元 +1342欧元,+21.2%   法人所得税和营业税 1998:56.2% 2005:38.7% -17.5%   社会保险费比例 1998:42.1% 2005年6月30日前:41.9% -1.1%   2005年7月1日以后:41.0%   养老保险比例 1998:20.3% 2005:19.5% -0.8%   对于“红绿联盟”政府的福利改革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国外学者和组织也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红绿联盟政府的改革措施持正面的看法,认为德国政府的改革是振兴经济的有意义的改革举措,应该进行下去并推广开来。在2005年6月17日向欧洲中央银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称赞了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认为德国过去十年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力度比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要大,仅排在丹麦、荷兰和芬兰后面。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是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这份研究报告(表一—表四)考察了包括解雇保护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税费负担等七个领域。30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的大多数在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后都改善了就业形势。德国尽管从1998年就开始逐步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却没有出现这些正面效应。经合组织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德国统一的后果。(注:Romain Duval and Jürgen Elmeskov, The Effects of EMU on Structural Reforms in Labour and Product Markets, 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on“ What Effects is EMU Having on the Euro Area and its Member Countries? “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Frankfurt, June 16-17, 200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2010规划”是退休金改革、医疗保险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一个强有力的开始,将产生实质的长期利益。新制度(哈茨Ⅳ)改善了就业动力。德国政府在实施这项艰难改革中所体现出来的毅力是完全值得称赞的。(注:Germany-2005 Article Ⅳ Consultation Concluding Statement of the Missi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June 28, 2005. )   《新闻周刊》指出,德国的出口经济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10%,达到7300亿欧元的新高。由此,德国是除中国之外惟一一个全球市场份额增加的发达工业国家。(注:Stefan Theil, “ What’s Going Right” , in Newsweek 6. /13. June 2005. )   有研究结果显示,德国依然是美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投资地。美国企业超比例地在这里投资。1/3的企业把超过40%的欧洲投资投在了德国。德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作为营销和权力中心,德国是首选。(注:Perspektiven zum Wirtschaftsstandort Deutschland, American Chamber on Commerce in Germany, Mrz 2005. )   《经济学家》杂志发表评论说,一个外星人如果到地球投资的话,在面临选择美国或是德国的时候,很可能选择后者。在过去五年里,德国的劳动生产率比欧元区其他国家提高得更快,而工资增长缓慢。政府的改革有助于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程度,使得企业更容易解雇工人和强迫失业者尽快就业。从长远观点看,这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利润,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注:“ Leaders: A View from Another Planet; Germany’ s Ecconomy” , The Economist, Feb. 19, 2005, vol. 374, p. 12. )   欧盟委员会则指出,德国政府2003年3月启动的广泛的结构改革纲领,将改善德国中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已经显示了初步成效,由于削减社会保障,低技术工作岗位迅速增加,遏制了就业人数的下降。(注:Second Implementation Report on The 2003—2005 Broad Economic Policy Guidelines, EU-Kommission, Jan. 2005. )   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多次明确表示支持社民党,认为社民党实行了必要的也是痛苦的改革,维护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平衡,在伊拉克战争面前承担了应负的政府责任。   笔者始终认为,德国“红绿联盟”政府正在实施的改革政策是必要的,出发点是良好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很多改革措施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显现成效。另一方面,这些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触动了社民党的传统选民——普通民众的利益,也与社民党的传统价值观有所冲突。社民党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怎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适应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推动现代化改革进程,又能适当地维护普通民众的社会福利水平,不至于为选民所抛弃。社民党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不太显著。其实,任何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都要付出代价,要有人作出牺牲,有人承受痛苦,问题是如何选取改革的路径与方式,尽可能使民众理解和接受改革,并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代价和成本。 【作者简介】 张文红,中央编译局世界所任职。



邵阳著名律师事务所 (http://www.smlaw8.com/falvzixun)提供邵阳市刑事刑法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