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师解读什么情况属于诈骗(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以下三种情况属于诈骗:
一、发布任务,吸引受害人。诈骗分子通过在招聘网站、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点赞广告或是以快递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名义加受害人微信好友,再将受害人拉入群的方式,以“简单快捷的赚钱方式”吸引目标受害人。
二、小额返利,获取信任。一旦有人主动联系,诈骗分子会指引受害人进行社交平台点赞、关注等小额返利任务。
三、加大投入,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以做大额任务返利更多为由,让受害人完成实质为向指定账户转账的任务。之后,便会以做满几单才能提现、任务有瑕疵、信誉不足、需验资等理由,继续让受害人转款,直至发现被骗。
诈骗罪应当如何认定?
①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② 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对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如果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大量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邵阳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http://www.smlaw8.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